首页    教育    房产    旅游    娱乐    企讯    财经    科技    健康    汽车    体育    时尚    消费
首页 > 资讯 > 综合 > 正文

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有依据吗?

2019-12-22 16:27:12    来源:    作者:    
 
 
爱分享
 
 
 
  新华社天津12月22日电(记者周润健)22日12时19分迎来“冬至”。我国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,意思是说,冬至的礼俗和过新年是相差无几的。那么,“冬至大如年”这种说法有何依据?古往今来又有何习俗?民俗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。

  历史学者、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,3000年前,周公姬旦以“土圭法”测得“日影”最长和最短的日子,即现在的冬至日和夏至日,并将“日影”最长的一天作为新一年的开始。因此在周秦时代,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,到了冬至才过新年,以每年冬至为一年的元旦。“从这个意义上说,冬至就是曾经的年,或冬至‘曾经就是年’了。”罗澍伟说。

  罗澍伟进一步介绍说,从汉代开始,以正月为岁首,正式将正月和冬至分开,冬至由此成为“冬节”“至节”,官府也有一套隆重的祝贺仪式,叫“贺冬”。《汉书》中记载说: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。”意思是说,从冬至这天开始,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,阴气盛极而衰,而阳气渐长,此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,是个吉日,应该庆贺。

  到了宋代,冬至被定为“法定节日”,例行放假。宋代童谣说:“冬至大似年,家家吃汤圆。老师不放假,学生不把钱。”这一天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是“拜冬”。周密在《武林旧事》中说:“朝廷大朝会,庆祝排当,并如元正仪,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,车马皆华整鲜好,五鼓已填拥杂遝于九街。妇人小儿,服饰华炫,往来如云……三日之内,店肆皆罢市,垂帘饮博,谓之‘做节’。”

  明清时代,冬至依旧长盛不衰,民间有“肥冬瘦年”之说。皇帝要在冬至这天举行祭天大典,谓之“冬至郊天”。《帝京景物略》就记载了人们庆祝冬至时的盛况:“百官贺冬毕,吉服三日,具红笺互拜,朱衣交于衢,一如元旦。”可见,古人对冬至节的重视程度与元旦相差无几。

  罗澍伟表示,时至今日,有些地方还流传着“冬至大似年,先生不放不给钱;冬至大似节,东家不放不肯歇。”的谚语。冬至这一天,我国北方地区有吃馄饨、吃饺子的习俗,南方地区则有吃汤圆、吃冬至米团和吃冬至长线面的习惯。有的地区还要在冬至当天祭天、祭祖和扫墓。

  
 
 
 
上一篇:“冬至”老佳节新过法
下一篇:滕州团市委——熟解扶贫精准题 青春建功创佳绩
 
▌栏目最新
▌推荐资讯
山东多地联动义诊创规模新高 齐鲁医院领航食管裂孔疝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新高度
山东多地联动义诊创规
周深「深深的」巡回演唱会青岛站落幕 结合在地文化打造“城市级文化事件”
周深「深深的」巡回演
山东东营协作重庆酉阳 助力桃花源大闸蟹丰产又丰收
山东东营协作重庆酉阳
高线光瓶酒沱牌特级T68升级上市,性价比之王还得是沱牌
高线光瓶酒沱牌特级T6
▌栏目热门

 
 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  法律声明   |  友情链接   |  网站地图
今日山东网 sdwang.net